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樂類
書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載記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陵桂阳武陵长沙(内南阳应/入豫州)通考汉又为牂牁郡之
 东北境(魏武得荆州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及败赤/壁 吴与
蜀分荆州于是南郡零陵武陵以西)
 (为蜀江夏桂阳长沙三郡为吴南阳襄阳南乡三郡/为魏后蜀所分地悉属吴而 (第 3b 页)
 鲁政在三家公室四分齐何所畏于我而急急求平
 哉齐鲁皆季世景公弃其民民归陈氏与鲁君昏淫
 民归三家事正同公昏于 吴与
齐女吴亦相先后两 (第 15a 页)
 以自归为文前不与虔之灭后不与弃疾之专封固

 也然灭陈灭蔡之日悼太子之子 吴与
隐太子之子
 庐未知其谁立而皆以爵归国虽见灭其馀民犹相
 与扶植故君之遗嗣以幸一日之复兴是陈灭而陈 (第 15a 页)
襄阳府南章县也内方大别亦山名内方地志/章山古文以为内方山在江夏郡竟陵县东北今荆门)
(军长林县也左传 吴与
楚战楚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盖近汉之山今汉阳军汉阳县北大别山是也地)
(志水经云在安丰者非是/此南 (第 28b 页)
州来(杜氏注州来楚邑淮南下蔡县今属寿州巫/楚子重子反以私愤谗杀申公巫臣之族)
(臣怨之时在晋遂请使于 吴与
之射御教吴乘车战阵/教之叛楚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子反一岁七奔命)
(蛮力属于楚者吴尽取之见于经春伐郯 (第 12a 页)
(矣/)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昭公夫人吴女也其曰孟子讳取/同姓也 吴与
鲁同姓在礼娶妻不)
(取同姓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所以厚别也昭公之取/孟子徒欲一时结好强吴以去三家悖礼甚 (第 14b 页)
 (与豫/州同)其畜宜六扰(亦同/豫州)其谷宜四种(黍稷/稻麦)正西曰雍
 州(雍州在正西/方雍去声)其山镇曰岳山(吴岳/也)其泽薮曰弦蒲
  (吴与
岳/皆在汧)其川泾汭(泾出泾阳汭在/豳地汭如锐反)其浸渭洛(渭出乌/鼠同汀)
 (洛出/熊耳)其利玉 (第 19b 页)
 安中国善也乘人之丧取人之邑此其可哉故曰遂

 城虎牢以恶之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吴楚皆夷楚公子婴齐伐吴者 吴与
中国故也成十
 五年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
 父郑公子䲡邾人会吴于钟离是也
公如晋夏四 (第 3b 页)
 其变常也且三年之丧练祥各有其月此非礼可知
六年春城邾瑕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夏齐国夏
及高张来奔叔还会吴于柤(庄加/反)秋七月庚寅楚子轸
卒齐阳生入于齐齐陈乞弑其君荼冬仲孙何忌帅师
伐邾宋向巢帅师伐曹
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夏公会
吴于鄫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邾 吴与
国公秋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甚 (第 5b 页)
 (至江陵入杨水郦注曰今漳水于当阳县之东/南一百里馀而右会沮水志云入杨水非矣)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县东北(按汉志竟陵县章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后志)
 (作立/章山)
大别山在庐江安丰县西南(按汉志六安国安丰县禹/贡大别山在西南杜预曰)
 (左传 吴与
楚夹汉自小别至于大别然/则二别近汉之山无缘得在安丰也)
外方山嵩高山也(按尔雅山大而高曰崧时犹/无中 (第 15b 页)
 别者也唐志江陵府有长林县武德四年于东境置
 基州并置章山县盖以此也一统志内方山在荆门
 州南一百八十里汉江之上
 蔡传曰左传 吴与
楚战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
 盖近汉之山今汉阳军汉阳县北大别山是也水经
 云在安丰者非是(笺/)按地 (第 11b 页)
 申之会楚不能致鲁卫曹薛邾杞至伐吴则中国诸
 侯皆去惟属楚者从亦可以观人心矣
 庆封以襄二十八年奔鲁齐让而又奔吴 吴与
朱方
 居之不曰楚执不与楚以讨齐庆封也犹曰诸侯执
 之焉耳
遂灭赖 (第 5b 页)
 齐景既没宋妄图伯既伐曹又侵郑报罕达之师且

 求诸侯也
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卫不服也
夏公会吴于鄫
 鄫近邾夫差至此而公往会之然邾亦 吴与
也会吴
 甫罢而即伐之此邾人所以奔告于吴而鲁遂被伐
 与
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第 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左氏传说卷二十    宋 吕祖谦 撰
  定公
   于越败吴于槜李(十四年/) 吴与
越战越子勾践禦之陈于槜李勾践患吴之整也
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于颈而辞曰二
君有治臣奸旗鼓不 (第 1a 页)
 外裔名号不同故号之大者从中国而书之不曰伊
 缓而曰善道不曰大卤而曰大原此其意是也独于
 贲泉之书则异是矣 吴与
狄皆夷也伊缓吴地大卤
 狄所居也春秋岂得舍中国之号而从外裔之名乎 (第 7a 页)
 但地图荆山内方在汉南大别则汉北此必是误当
 再考史记正义云大别山今沙州在汉上汉水经其左
 若在汉北则不得云经其左矣又左传 吴与
楚战济
 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则大别亦当在汉南矣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此是南条江
 以南 (第 14a 页)
伐吴执齐庆封杀之此伐吴也其言执齐庆封
何为齐讨也其为齐讨奈何崔杼弑其君庆封与焉齐
人将讨之庆封走之吴 吴与
之朱方而居之然则孰执
之楚子执之曷为不言楚子执之诸侯皆在是分善于 (第 3b 页)
鱼固谏而不纳彼为大司马阻
而鼓之不亦可乎余应之曰阃以外将军制之其君不
在耳哀公在焉子鱼安得而自专也曰 吴与
蔡唐伐楚
夫槩王欲先击子常之卒晨请于阖庐不可夫槩王以
其属五千击囊瓦楚师遂北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
(第 12a 页)
 西流司历过也
十有三年春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岩夏许男成卒公
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襄十年会于柤十四年会于向皆书曰鲁会诸侯会
 吴于某以吴为会故也其馀非以吴为会则书 吴与
 
诸侯齿故戚之会吴以鄫故称人黄池之会吴以晋
 侯故称子不可言晋侯吴故也公羊曰吴称子吴主
 会也谷梁曰进 (第 9b 页)
  太宰问于子贡曰章


  太宰官名或吴或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
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其明年 吴与
鲁会绘徵百牢
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后得已

  宋世家殇公立以孔父嘉为司马华督为太宰至平
(第 37b 页)
以向带为太宰鱼府为少宰(杜氏曰按春秋之时以太宰名官者惟吴
宋与鲁耳吴有太宰嚭宋有太宰华督事殇公其后九世至平公乃以向带为太宰平公即位之岁距孔
子过宋历二公八十馀年其间或废或不虽未可知然左氏及史记亦不复载不可考也况孔子过宋时

遭桓司马之厄遂微服而去岂复有问子贡者欤疑此太宰即吴嚭也
吴与
鲁会缯嚭召季康子康子使
子贡往焉则此当是吴太宰而亦当在此年也鲁自公子巩请于隐公欲杀桓以求太宰其后不复 (第 38a 页)